據報道,江蘇省紀委日前對鹽城市政協原副主席李純濤嚴重違紀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其中一項違紀問題便是“利用職務影響,將自有字畫作價出售給下屬”。
文藝不是市場的奴隸,但有些官員卻總愛附庸風雅,刻意躋身書畫、文藝圈沽名釣譽,讓文藝成為權力的附庸,尋租牟利。縱覽已曝光的“雅腐”案例,利用書畫等藝術品買賣、收藏的障眼法進行權錢交易的案例不勝枚舉。如“收藏”近億元名人字畫的河南省南陽市紀委原常委謝先瑩,以收藏古玩、藝術品掩蓋受賄;愛玉成癡的安徽省原副省長倪發科,心懷僥幸,認為不收受金錢,收受玉石字畫藝術品風險相對較小;李純濤則利用藝術品交易,變相斂財。
披上了藝術外衣的“雅腐”,無論是利用職務影響借機斂財,還是以收藏之名,行受賄之實,實際上都是在進行權錢交易。
書法字畫是傳統文化、民族文化的瑰寶,領導干部揮毫潑墨、雅好書畫,能夠涵養清正情操、凈化浮躁風氣。可見,讓“雅好”變成“雅腐”的原因并非是“雅好”本身,而是黨員干部沒有把握好“度”。一方面,是不注意對“雅好”投入的“度”,過度沉迷而荒廢主業,讓原本怡情的“雅好”成了牽絆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沼澤和權力尋租的庇護。另一方面,是不注意權力的“度”,混淆公私的界限,把手伸向不該伸的地方,最終讓“雅好”沾上銅臭,與腐敗無異。
“雅好”淪為“雅腐”,實質上也是權力任性、缺乏監督的結果。若要杜絕“雅腐”,還“雅好”以純粹本真,還得在監督力度上加碼,不斷織密制度之網,加強信息公開和對權力使用的監管,把權力擺在陽光下,照亮產生“雅腐”的陰暗角落。
當然,要鏟除“雅腐”滋生的土壤,也需要黨員干部擺正心態。黨員干部手中都掌握著一定的權力,這份權力是與為人民群眾服務的責任緊密聯系的。權力要真正用在為民服務上,這是必須時刻保持的清醒認識。黨員干部在權力的運行中不容有絲毫揮霍任性,應常懷敬畏之心,才能抵住紛繁復雜環境下的誘惑,做到潔身自好,遠離“雅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