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地處內蒙古自治區最西端,礦產資源豐富,無煙煤、湖鹽、花崗巖、冰洲石儲量居內蒙古自治區第一。同時,阿拉善盟生態環境很脆弱,沙漠戈壁、山地、湖盆加上少雨且水分易蒸發的氣候特征,使生態保護工作任重道遠。煤炭開發與生態保護,“魚與熊掌”能否“兼得”?阿拉善盟盟長馮玉臻為我們一一解答。
中國能源報:阿拉善盟煤炭工業的發展概況怎樣?煤炭企業在發展方式轉變過程中取得哪些成果?
馮玉臻:阿拉善盟煤炭資源豐富,煤種齊全,煤質優良。現有煤炭企業20家,各類生產和技改礦井45處,年生產能力1650萬噸。2011年,阿拉善盟煤炭工業實現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55%,共生產原煤1529萬噸,同比增長12.5%,其中:優質太西無煙煤412萬噸;進口蒙古國原煤1016萬噸,同比增長18%。
盟旗培育并壯大了內蒙古太西煤集團、內蒙古慶華集團等一批煤化工骨干企業,現已形成以煤焦化、焦油加工、焦爐煤氣綜合利用為主的煤化工產業鏈,焦炭、甲醇、焦煤油和煤基活性炭年產能力分別達860萬噸、20萬噸、16萬噸和5萬噸。
中國能源報:目前,阿拉善盟探明煤炭儲量達13.4億噸,其中無煙煤探明儲量4億,怎樣使這些有限的煤炭資源產生更大的價值?
馮玉臻:為了使阿拉善盟有限的煤炭資源產生更大價值,實現科學可持續利用,我盟煤炭工業遵循“規范、有序、深加工”原則,加大礦產資源勘探,積極淘汰落后煤炭工業產能,發展煤炭資源潔凈化利用項目和高附加值項目,將節約煤炭資源、技術進步、減少污染作為一個整體,把煤炭潔凈高效貫穿于煤炭工業開發與利用的全過程。
“十二五”期間,我盟規劃建設煤炭工業項目28項,力爭通過建設一批煤化工先進技術示范工程,來實現阿拉善盟煤炭工業一體化、基地化、大型化、現代化和集約化式發展。
我們還將大力發展煤炭循環經濟產業,進一步延伸發展煤-電-冶、煤-電-化、煤-電-建和煤-電-熱等循環產業鏈條,推進煤炭資源的高效轉化利用。比如,我盟在建的4個煤層氣發電項目,共裝備有60臺500千瓦瓦斯發電機組,該項目建成后,每年可利用煤層氣6500萬立方米。
中國能源報:面對脆弱的生態環境,在煤炭開采時,阿拉善盟如何保護環境?
馮玉臻:阿拉善盟是國家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重點區域。我們輻射全國200萬平方公里,影響1.5億人,我們生態環境保護的怎么樣對國家來說影響很大。在煤炭開發利用和環境保護過程中,我盟將主要在四個方面努力:
首先,加大礦區復墾與環境恢復的監管力度。實行源頭控制管理,嚴格礦區審批程序。同時,對施工過程中煤炭礦區廢渣、矸石、尾礦堆放和廢水不合理排放等現象加大監管力度。
其次,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產業。目前,阿拉善盟所有的煤焦化項目均已實現焦爐煤氣回收利用,并建設了1.5億塊煤矸石制磚項目。
再次,淘汰落后煤炭工業,促進煤炭產業優化升級。近年來,我盟已關停所有年產60萬噸以下的焦化生產企業,2012年底前,我盟年產45萬噸以下的煤礦將全部退出市場。
此外,我們還將提高項目準入條件,有選擇性的建設一批清潔生產工藝、轉化率高、廢氣排放量少的煤炭工業項目。
中國能源報:除了利用煤炭傳統資源,阿拉善盟新能源開發和利用情況如何?
馮玉臻:在發展煤炭工業的基礎上,阿拉善盟將重點推進風能資源和太陽能資源的開發利用。目前,阿拉善盟已建成風電場5個,風電裝機容量32.2萬千瓦,建成光伏電場2個,裝機容量1.5萬千瓦。已簽訂協議測風的企業有20多家,其中17家企業已完成測風工作,協議建設規模超過100萬千瓦。自治區已批復和核準國電電力等五家企業光伏發電項目11萬千瓦。到2015年,阿拉善盟規劃的8個風電場和13個光電場裝機容量將達到160萬千瓦,年發電量37億千瓦時。
依托風光新能源產業項目,我盟將全力打造光伏制造、裝備、材料及儲能電池等新能源產業集群,逐步發展形成金屬硅-太陽能級多晶硅-太陽能電池芯片-太陽能電池組件等光伏產業鏈。同時,加快風機制造產業開發,預計到2015年,形成年產200臺3.0兆瓦永磁直驅風力發電機生產能力。
(來源:中國能源報 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