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大會的主題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全黨同志一定要永遠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繼續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
通過對十九大報告的深入學習,使我倍感振奮,報告既全年深刻總結了十八大以來取得的輝煌成就,也為今后全面決勝小康階段攻堅道路指明了方向,只要遵照習總書記的指示凝心聚力,擼起袖子加油干,就一定能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為民營企業慶華集團工程建設部門的一員,我對報告有以下幾點認識。
一、我為祖國十八大以來取得的成就深感自豪
十八大以來經濟建設取得重大成就。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在世界主要國家中名列前茅,國內生產總值從五十四萬億元增長到八十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百分之三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經濟結構不斷優化,數字經濟等新興產業蓬勃發展,高鐵、公路、橋梁、港口、機場等基礎設施建設快速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實施,創新型國家建設成果豐碩,天宮、蛟龍、天眼、悟空、墨子、大飛機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繼問世。
我認為十八大以來的五年,是國家面臨經濟和社會形勢最為復雜艱難的五年,但是在習近平主席和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們國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作為一名中國人,我為祖國今天的成就深感自豪,同時堅定信心繼續加油干,為祖國偉大復興繼續貢獻力量。
二、企業為十八大以來的脫貧工作做出了貢獻
十八大以來人民生活不斷改善。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一大批惠民舉措落地實施,人民獲得感顯著增強。脫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進展,六千多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貧困發生率從百分之十點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就業狀況持續改善,城鎮新增就業年均一千三百萬人以上。
慶華集團作為一家扎根祖國西北的現代煤化工企業,在祖國西北的內蒙古、青海、寧夏和新疆分別成立公司,十八大以來,積極響應“中央西部大開發”和“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號召,投資數百億元建成一大批現代煤化工項目,通過投資直接將這些經濟欠發達地區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在拉動當地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和擴大就業方面起到了模范帶頭作用。如今,我們欣喜的看到,企業所在的地區經濟發展了,民生改善了,面貌改變了。企業也樹立了良好的形象和口碑。我們應該為此感到驕傲和自豪,并且繼續堅定不移的走下去,實現企業與當地經濟社會的共贏。
三、企業當中黨組織的作用需進一步加強
十九大報告強調:黨的基層組織是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基礎。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把企業、農村、機關、學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區、社會組織等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黨支部要擔負好直接教育黨員、管理黨員、監督黨員和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職責,引導廣大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堅持“三會一課”制度,推進黨的基層組織設置和活動方式創新,加強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擴大基層黨組織覆蓋面,著力解決一些基層黨組織弱化、虛化、邊緣化問題。擴大黨內基層民主,推進黨務公開,暢通黨員參與黨內事務、監督黨的組織和干部、向上級黨組織提出意見和建議的渠道。注重從產業工人、青年農民、高知識群體中和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中發展黨員。加強黨內激勵關懷幫扶。增強黨員教育管理針對性和有效性,穩妥有序開展不合格黨員組織處置工作。
作為一家民營企業,我們在以往的工作中,注重弘揚“五個特別”的企業文化來提升企業的凝聚力,對基層黨組織的作用發揮尚有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企業黨組織,在企業工程建設和生產運營過程中能夠起到巨大的凝心聚力的作用、模范先鋒帶頭作用和戰斗堡壘作用。通過強化企業黨組織建設,不但能夠穩定員工隊伍,還能不斷提升企業凝聚力、員工榮譽感和戰斗力,對企業向好發展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四、弘揚工匠精神,繼續為國家基礎建設做貢獻
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并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
十八大以來,我國在基建領域突飛猛進,一系列重大工程建設項目取得突破,一大批工程建設技術得到革新。作為一名工程建設者,我一方面要繼續發揚工匠精神,甘于吃苦、樂于奉獻,繼續做好企業工程建設項目管理工作,繼續在基建領域為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多做貢獻;另一方面,要不斷強化學習能力,不斷學習當前基建領域前沿技術,提升自身專業水平,并將各類創新技術和管理方法運用到企業工程建設實踐當中,通過技術革新來優化工作流程、強化工程質量、保證安全環保、降低建設和管理成本,打造科技含量高、安全環保高效的精品樣板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