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Ⅴ综合色区无码一区-亚洲а∨天堂2021在线网站-国产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观看-无码av无码天堂资源网

全球能源戰略格局的可能演進

來源:
編輯: 李義玲
發布時間: 2011-09-07
訪問量: 6884

    能源問題一向是全球戰略格局中的重要因素。一方面,不可再生的石油和天然氣成為現代工業必不可少的基礎性戰略物資;另一方面,由于資源分布和需求分離的結構性矛盾,百余年來,以石油、天然氣為核心的能源政治始終與國際關系密切相聯,圍繞油氣資源、市場、通道的角逐競爭,始終成為國際能源地緣演變的主要內容。即使在冷戰后時代,世界各國尤其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對油氣資源的競爭并未消失,能源問題政治化傾向更為加強,時常成為各國外交訴求的重要目標,甚至為爭奪油氣資源而爆發沖突、戰爭。從1991年的海灣戰爭到今天的利比亞危機,均不難透視出其背后的能源因素。當今與國際關系演變密切相關的全球能源戰略格局仍然處于調整和變遷中,呈現出以下幾個特征。
  其一,隨著冷戰后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速,能源市場的全球化也在加強。全球各地區、國家之間,無論是能源消費國還是生產國,以及消費國內部和生產國內部之間的相互依賴都在加深,促使國家間的能源關系從早期的“零和博弈”正向“相互依賴與合作”的模式轉換。各方越來越重視能源領域的國際合作及其國際機制的建設,謀求通過國際合作與協調來實現共同的能源安全。
  其二,由于油氣資源的有限性及其分布的不均衡性,能源因素在國際關系中的作用不斷凸現。能源領域從勘探、開發、提煉到使用的各環節,圍繞資源產地、運輸通道、銷售市場等目標,以石油、天然氣為主的國際能源競爭進一步加劇。現實主義的叢林法則依然存在其中,能源問題政治化傾向將更為加強。有關能源消費國、資源國和過境國間的利益碰撞和沖突,已成為世界地緣政治經濟競爭中令人矚目的重要內容。以海灣為中心的中東地區還是世界上石油資源最豐富,也是未來油氣開采增長潛力最大的地區,自然也成為全球傳統化石能源爭奪最激烈的地區;此外在中亞-里海、亞太地區、西非與北非以及委內瑞拉和墨西哥灣一帶的中南美等地,形成以美國力求主導,俄羅斯、歐盟和亞太國家多種力量交匯的復雜競爭態勢。國家既是世界能源合作的主體,也是競爭的主體。
  其三,各大能源公司依然是當今國際能源格局中重要的國際行為體。埃克森美孚等西方跨國能源公司六巨頭通過不斷重組合并,繼續控制著全球超過80%的優質油氣資源,并在母國政府支持下賺取巨額壟斷利潤,同時成為母國推行對外能源戰略的主要工具,仍然是當前世界能源市場的主要壟斷者。同時,發展中國家和前蘇聯轉型國家的國家能源公司,其國際地位和實際影響也日益增強,既支持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維護國家能源安全,又有不少運用國家資本開拓海外資源和能源業務,具有代表和維護國家權益、為國家總體利益服務的基本特征,在國際能源秩序構建和運轉中的地位不斷提升,作用不容小覷。
  其四,盡管實力強大的美歐發達國家依然控制和消費著全球大部分油氣資源,但新世紀以來,世界經濟增長中心發生變化,亞洲越來越成為世界經濟的引擎,相應成為全球能源消費增長最快和最主要的區域。對照之下,伴隨經濟結構調整、節能減排浪潮和新能源開發,歐美日等經合國家的能源消費強度連年下降,尤其是化石能源消費需求出現明顯下降趨勢。國際油氣資源的消費格局正在全球范圍內重新調整。
  其五,世紀之交以來,國際石油市場結構和價格形成機制發生明顯變化。以美元計價的石油期貨交易市場獲得巨大發展,美元與石油價格走勢密切相關,金融資本對國際石油市場的影響迅速增強,石油金融化特征以及石油期貨市場的投機性愈加突出。華爾街金融資本的投機炒作就是2008年國際油價瘋狂飆升的主要推手。此外,主要能源產地局勢的動蕩和混亂,以及國際恐怖主義對能源安全,主要是對油氣生產和運輸安全的威脅加大。影響國際能源安全的因素更趨多元化和復雜化。
  其六,至少在未來二三十年,傳統化石能源油、氣、煤依然是全球主要能源消費品種,石油還是世界“第一能源”。伴隨著非常規天然氣開發利用技術的日趨成熟,天然氣將成為從石油向新能源時代過渡的中間階段。盡管清潔可再生新能源在相當時期內在全球能源消費中份額相當有限,但傳統化石能源的稀缺性、不可再生性和利用污染性,世界環保運動的日益高漲,地球可持續發展問題的不斷突出,促使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優勢能源替代稀缺能源、新能源替代傳統能源,成為國際能源消費格局的必然發展趨勢。由西方發達經濟體引領,越來越多國家重視節能減排,一場以低碳經濟為特征的新科技革命正在悄然降臨。不同國家集團在全球氣候治理問題和新能源開發利用上你追我趕,昭示著國際各方正在為低碳經濟時代全球競爭新體系謀篇布局、搶占先機。
  其七,伊拉克戰爭后,國際能源領域已進入美國全球布局、力求主導的新階段。美國爭奪油氣既要確保國內需求,更有控制戰略資源維護其世界霸主地位的意圖。由此,美國不僅在地緣戰略上成功打通中東與中亞,而且竭力謀求對海灣和里海這兩大能源寶庫的控制與主導。在美國四面出擊、力圖掌控全球能源龍頭的同時,日本和歐洲等主要油氣進口國則在積極尋求石油進口多元化,完善戰略石油儲備,并進行能源結構調整。俄羅斯憑其擁有世界石油13%和天然氣1/3的資源優勢,力求對國際能源戰略格局施加更大影響,其將輸出油氣資源作為維護其政治外交利益的重要砝碼。
  最后,我們要強調,目前美國實施的旨在控制世界油氣資源和左右國際油氣市場的能源戰略,與世界油氣市場發展的總趨勢是背道而馳的。在全球化背景下,未來世界油氣市場必然會朝一體化方向發展,無論油氣出口國還是消費國,都會通過對話合作,促使市場各方進一步調整戰略政策,順應市場法則,穩定世界油氣市場和國際能源價格,而各種區域性能源合作機制的構建和完善,將進一步促進全球合理、穩定的能源市場的建設。在國際能源新格局下,資源國與消費國之間的共同利益與矛盾分歧相互纏繞,依賴性增強,既競爭又協調將成為國際能源戰略格局的主流。
  全球能源戰略格局正在發生的深刻重大的變遷,對21世紀國際體系和世界經濟發展走向產生不容低估的影響。就以方興未艾的國際新能源開發戰略浪潮而言,其無論是對當前世界經濟與政治體系轉型,還是對迎接低碳經濟時代到來和人類新一輪科技革命,均具有深遠影響。節能減排、國際氣候治理和新能源浪潮引導著21世紀全球戰略能源格局發展的未來走向。
 

(來源:新浪財經 2011年0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