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一些煤化工項目披上了新興產業的外衣,一些地區擁有豐富的煤炭資源,但在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和行業過剩情況下,照樣遭遇滑鐵盧。為此,一些業內企業焦急難耐,紛紛呼吁國家在政策、融資、稅收等方面給予支持。
觀察各地發展迅猛的煤化工項目,業內“幼稚病”主要表現是3個沖動:一是對諸如煤制烯烴、煤制甲醇、煤制油、煤制乙二醇等煤化工的盲目樂觀型沖動,認為這些項目屬新興產業,在替代傳統石化原料方面作用巨大,前景無限好,投入巨資就是投資未來;二是對擁有煤炭資源優勢的自大型沖動,以為有了資源優勢,便可天下無敵;三是被政府捆上地方GDP戰車的壯膽自豪型沖動,認為一旦被納入了地方支柱產業序列,今后將是“芝麻開門”一切無憂。
然而,正是囿于上述沖動,使得一些投資行為缺乏理性,忽略了綜合因素考量,違背了市場經濟最為重要的法則——供需關系。如果說價值規律決定了產品的價格,那么在一定時間內,對產品影響最大的因素就是供求狀況,它決定著產品價格和市場景氣度,市場并不會因為新而全盤接納,明天可能大量需求的東西今天也不會照單全收。違背了市場法則,就會受到市場的懲罰。正如當初頂著耀眼光環的光伏產業,在短暫的過五關斬六將的風光之后,現在卻陷入低迷。可見,誰不對市場用心,輕視供求狀況,市場就一定對誰無情。輕視導致盲目,盲目導致過剩。教訓非常深刻,前車之鑒,殷鑒不遠。
其實,煤化工項目屢屢“爽約”的背后,折射出來的是市場法則在默默地發揮著作用,這就是:但凡有違市場法則的任何行動都難于奏效,偏離市場的行為最終還需市場來糾正。在這里,并不是說煤化工方向不對,因為結合我國富煤的國情來看,煤化工依然有著非常看好的前景,只是現在看來,在技術、工藝、設備等科技領域,在制造成本,以及替代傳統產品等方面還欠成熟,政策扶持的痕跡還很重,還很難完全自由地在市場上參與競爭。
需要提醒的是,業內切莫將煤化工項目屢屢“爽約”的怨氣發泄到融資難上。上周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把錢用在刀刃上。而這里所說的支持實體經濟,一定是健康有序的行業和適銷對路的產品,政府不會把寶貴的建設資金繼續投向已經嚴重過剩的行業。因為扶持過剩不但挽救不了行業,還會制造更深重的災難,是對資源和社會財富的巨大浪費。
目前,國內貨幣投放的基本基調是控制增量,盤活存量。因此,對于一些過剩的煤化工項目,不要一味呼吁政策、資金支持,而要當心把新增資金繼續沉淀到不知何時才能發揮作用的在建項目上,一些企業更要避免將有限的流動資金轉投到這些遙遙無期的吸金項目上,從而加劇生產經營困難。
如此看來一些煤化工項目“爽約”未必是壞事,如若由此能讓相關企業放平心態,冷靜地思考一下現在,明智地規劃一下未來,未嘗不是好事。現在“爽約”,是為了將來不再“爽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