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業內普遍對煤制天然氣投資寄予厚望時,有專家對煤制氣的未來發展表示出了擔憂。在日前召開的2013煤制天然氣戰略發展高層論壇上,多位主講嘉賓提醒與會企業,天然氣輸送管道經營權高度壟斷,企業自建輸送管網增加投資成本,并且煤制氣存在產品單一,市場經營風險大,產品銷售峰谷差大,正常開工率難以保證。
煤制氣成熱點投資領域
煤制合成天然氣與煤制油、煤制甲醇相比,技術相對成熟,在節能、節水、CO2排放方面具有優勢,此技術以劣質褐煤為原料,符合我國煤化工發展的要求,已成為近期煤化工的熱點投資領域。
目前國家核準煤制天然氣項目10個,總產能935億m3/a ,2017年以前建成,一期總產能316億m3/a,2015年以前建成;除國家核準項目外,當前各地上馬煤制天然氣項目的熱情很高,未批先建項目眾多。截至2012年底,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煤制天然氣項目(包括已建、在建、獲批和待審批的)共計40多個,總產能已達1902.5億m3/a ;除核準項目外,內蒙古呼倫貝爾華能伊敏煤電公司60億立方米/年項目、新汶礦業集團(伊犁)20億立方米/年等項目也在開工建設。
目前共有兩家煤制天然氣具備工期能力,分別為大唐國際克什克騰煤制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一期2012年7月28日產出合格天然氣,二期在建,謀劃2013年底向北京供氣。另一家為新疆慶華煤化有限公司,今年6月一期試生產,8月20日產出的煤制天然氣進入西氣東輸管網。
2012年10月31日國家發改委發布新修訂的《天然氣利用政策》,對天然氣利用順序進行了調整,規定燃氣用戶分為優先類、允許類、限制類和禁止類。限制類和禁止類主要是指天然氣化工。天然氣優先進入民用領域的宗旨更為突出,利用天然氣發展化學工業的條件則越來越嚴格。
而面對煤制天然氣欣欣向榮的發展前景,有專家表示了擔憂。
“煤制天然氣存在產品銷售峰谷差大,正常開工率難以保證的問題。”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副總工程師李奮明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除了將天然氣液化產品輸送到管網覆蓋地區之外,還可以進一步拓展合成氣下游產品,發展多聯產,以改善市場峰谷困境。
“比如,煤制天然氣廠可通過將部分合成氣用于生產甲醇及DME/MTG等下游產品達到調峰生產目的。可將部分合成氣用于制氫原料用于煤焦油輕質化處理,解析氣作為IGCC燃料,實現生產調峰目的同時,還可進一步提高副產品價值。”李奮明說。
下游產業鏈發展有潛可挖
中國化工信息中心咨詢部高級經濟師桑建新向記者介紹說,國內外天然氣化工發展狀況對比,國外天然氣化工興旺發達。統計數據表明,目前世界上約有84%的合成氨、90.8%的甲醇、39%的乙烯(含丙烯)及其衍生產品是用天然氣和天然氣凝析液為原料。
而國內天然氣化工受供氣不足影響,2012年合成氨15%-16%以天然氣(主要是煤層氣)為原料,甲醇約23.0%以天然氣為原料。
桑建新認為,目前國家限制天然氣發展,充分利用煤制天然氣副產品向下游產業鏈發展不僅能提高項目的經濟效益,也有利于環保,調峰期利用合成氣發展化工有潛可挖,且不受限制。
而李奮明建議,建設以煤制天然氣項目為龍頭的專業化工園區,以煤制天然氣生產為核心,把產業鏈條關聯密切的企業在園區聚集起來,促使工業發展組團規模化、土地使用集約化、資源利用效能化、產業配套系列化,從整體上實現技術進步、資源利用、效益提高、機制創新等方面質的飛躍。
在此次煤制天然氣高層論壇上,內蒙古克什克騰循環經濟工業園區主任李志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即將投產的大唐克旗40億立方米天然氣,已成為克什克騰旗煤化工產業全面發展的助推器。
克什克騰循環經濟工業園區始建于2006年,位于克什克騰旗政府所在地經棚鎮西,沿集通鐵路和省際通道布局,規劃面積60平方公里,控制面積300平方公里,由煤化工循環經濟園區、煤化工二區、金屬冶煉加工小區、裝備制造小區、新型建材小區、電力能源小區6個分區構成。
“循環經濟工業園區的功能就是要把煤制氣產業鏈相關的下游吃干榨盡,規劃了天然氣精細化工產業、煤氣化副產品加工利用產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等三大主要產業鏈。” 李志春說。
對于項目調峰問題,李志春介紹,克旗正在發展煤制天然氣調峰發電項目。以現有煤制天然氣項目為基礎,規劃建設煤制天然氣和IGCC發電結合的煤基新興能源化工產業基地,在完善能源化工產業結構及生產規模的同時,實現煤制天然氣與IGCC發電雙向調峰的功能。
除將煤制天然氣與IGCC發電結合外,為了建成規模合理、調峰功能完善的煤基新興能源化工產業基地,規劃建設以煤氣化為基礎的多聯產項目,即合成氣經甲醇制烯烴、合成氣經甲醇制芳烴和F-T合成油等。
對此,李奮明認為,園區化建設有利于產品鏈條延伸,有利于綜合配套設施發揮更大效能;園區化建設有利于公用工程配套專業化;園區化建設有利于“三廢”治理,以及生態環境的改善。
“園區建設要以循環經濟理念指導煤制天然氣發展。”李奮明認為,盡量減少物料、能源和水資源消耗,同時積極采用清潔生產機制來組織生產。在追求煤炭深加工產業鏈之間的橫向耦合和縱向閉合的同時,加強“廢物”的資源化以及能源和水的梯級利用。并且做好工藝技術和建設方案優選及相關配套設施的項目前期論證工作,確定適宜的產品結構及建設方案,加大技術集成及創新工作力度,提高技術水平,降低生產成本,盡快增強企業及行業的競爭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