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夜間到明天白天,我市仍處于靜穩大氣狀態,擴散條件差。明日全市空氣質量在重度污染水平。請大家做好健康防護。”1日下午,不少北京市民都收到了這樣一條短信。
這已是一周以來,北京空氣重污染應急指揮部第四次發布霾預警。
2日12時,北京城六區的PM2.5濃度達到307微克/立方米,為6級嚴重污染,即新版空氣質量標準中最嚴重的級別。
伴隨著霾的是大霧。2日西北地區、東部局地和華北地區出現大霧天氣。京津冀等多地高速路紛紛拉響“警報”采取臨時交管措施,河北16條高速、天津境內5條高速封閉,北京地區6條高速路以及六環路部分路段臨時封閉。
霧霾呈現高發態勢
“剛剛過去的10月,中東部霧霾呈現高發態勢。”1日,在中國氣象局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陳振林表示,今年以來我國平均霧霾日數為52年來最多。
中國氣象局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全國平均霧霾日數為4.7天,較常年同期偏多2.3天,為1961年以來最多。其中,黑龍江、遼寧、河北、山東、山西、河南、安徽、湖南、湖北、浙江、江蘇、重慶、天津均為歷史同期最多。
根據中國氣象局的數據分析,10月以來,降水量偏少、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也是加重空氣污染的兩個重要因素。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監測室首席氣候專家周兵分析,近期北方的冷空氣活動較常年次數上偏少、強度上偏弱,是主要的氣象條件。造成霧霾的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是平均風速減小使得風力對污染物的搬運作用減弱。二是靜穩天氣的增加使得污染物不容易擴散。三是全國降水日數減少明顯,近50年來減少了10%,導致氣溶膠的濕沉降減弱。
而在陳振林看來,京津冀的大氣污染,氣象因素是外因之一,更多的是人為因素,“在傳統的煤煙型污染尚未得到控制的情況下,以臭氧、細顆粒和酸雨為特征的區域性、復合型大氣污染日益突出,區域內重污染天氣頻次日益增多。”
“污染是‘元兇’、氣象條件是‘幫兇’。”陳振林分析,空氣污染加劇霧霾天氣的增多主要還是污染物的排放量大,在不利的氣象條件下就容易積聚。一旦有冷空氣來,風一刮就會有好天。但是冷空氣一過,從第二、第三天開始,又慢慢地變差。
供暖城市霧霾加重
而伴隨著北方地區供暖季的到來,霧霾有可能進一步加劇。燃煤會導致大氣污染并危害公眾健康,在東北一些供暖較早的城市,已經出現了霧霾加重的情況。
10月20日,哈爾濱正式供熱。21日,該市環境空氣質量實時發布系統數據顯示,全市12個監測點位AQI指數全部在500左右,呈現嚴重污染狀態。當日上午,哈爾濱市區多處地段PM2.5濃度達到每立方米1000微克,局部能見度不足10米,中小學停課,市區交通陷入癱瘓狀態。
黑龍江省環保廳污染防治處處長馬健說,哈爾濱市能源結構以燃煤為主,清潔燃料使用比例低,每年工業和采暖期用煤量約達2840萬噸。且10月份為采暖期起爐集中期,污染物排放較大,同時城市周邊、城中村存在大量未實現集中供熱的低矮面源污染,加劇了入冬空氣質量的惡化。
北方其他地方也存在同樣的問題。目前沈陽有供熱企業300余家,供熱鍋爐2026臺,20噸以下的小鍋爐1665臺。沈陽市環保局大氣環境管理處副處長賈宇光稱,“小鍋爐設備陳舊、數量多、效率低、污染大,這對空氣質量的影響是很大的。”
今年6月,國務院通過了大氣污染防治“國十條”,其中第一條就是“全面整治燃煤小鍋爐,加快重點行業脫硫脫硝除塵改造”。
煤炭消費總量應控制
“我國煤炭消費的總量、分布、結構及技術水平等因素均對大氣環境造成了嚴重影響。”《區域煤炭消費總量控制技術方法與政策體系研究》報告稱,目前我國燃煤鍋爐運行熱效率在60%左右,比先進國家低15%~20%。
根據國務院部署,目前北京、天津、烏魯木齊等地已著手開展煤炭消費總量控制措施。具體包括:設定煤炭消費總量控制目標,關閉、搬遷污染企業,控制新建燃煤電廠和燃煤供熱鍋爐,現有燃煤鍋爐和其他燃煤設施改用天然氣、電力等。
環保部近日對外公布的《環境空氣細顆粒物污染防治技術政策(試行)》(征求意見稿)也認為,應將能源利用作為防治細顆粒物污染的重點領域,實行煤炭總量控制,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在特大型城市核心區域應實行能源無煤化。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研究院院長郝吉明也建議,實施區域煤炭消費總量控制,逐步降低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空氣污染嚴重區域的煤炭消費量。
中國環境規劃院副院長王金南認為,應實施城市空氣質量限期達標戰略,國家制定PM2.5階段性控制目標及達標期限,并將目標分解到各省及城市。
王金南建議,在重點區域率先將顆粒物、揮發性有機物納入污染減排約束性指標。各級政府應設立專項資金,用于應對重大空氣污染事件,用于降低或補償公眾健康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