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單一的資源型工業經濟到兩大國家級循環經濟試驗區崛起,從傳統產業長期虧損到十大特色優勢產業競爭力不斷增強,進入本世紀以來,青海工業經濟持續快速增長,“量”和“質”都發生了根本轉變。伴隨著加快建設國家循環經濟發展先行區的步伐,青海以打造特色產業集群和完善產業鏈為核心的工業經濟發展路徑日益清晰,但受既有產業基礎的制約和宏觀經濟環境影響,結構性矛盾等深層次問題仍然需要破解。
——資源價值轉換戰略為新型工業發展“打基礎”
據了解,自2000年舉辦第一屆“青洽會”到2013年,通過“青洽會”這一招商引資平臺,青海已累計引進落地投資1799億元。而在本屆青洽會上,經濟技術合作項目簽約金額預計超過2000億元。這組數據充分說明青海這個西部資源大省承接產業轉移和吸引投資的能力不斷增強。
青海是一個資源大省,據地勘部門統計,青海境內已探明有儲量的礦產資源達到107種,其中11種礦產的儲量居全國首位。但受經濟發展長期滯后、投資環境等諸多因素制約,2000年之前,該省規模以上工業連續8年都處于虧損狀態。2000年,青海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只有63.5億元。
青海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孫發平認為,青海近年來借助西部大開發戰略加快實施資源轉換戰略,依托交通基礎設施的改善和資源優勢,迅速搭建起了資源型特色工業體系,為青海新型工業的發展打下了一個很好的基礎。
2000年以來,青海省先后對400多家國有企業進行了整合重組,同時,以“青洽會”招商引資平臺為依托,青海工業經濟的發展重點向鹽湖化工、有色金屬冶煉、石油天然氣化工和水電資源開發等特色優勢產業引導和傾斜。隨后,西部大開發標志性工程鹽湖100萬噸鉀肥項目、黃河上游一批大中型水電站和慶華集團100萬噸煤化工、西寧特鋼100萬噸煉鐵等164項重點工業項目先后開工建設并于“十五”期間相繼建成投產。
青海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從2001年到2005年青海省累計引進工業投資到位資金318億元,通過優化工業布局建成4個工業園區并引進工業企業95戶。至此,青海初步形成了以鹽湖化工、水電、冶金、石油天然氣、生物制藥和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為主,各具特色的工業體系。
到2005年,青海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已經上升到了180億元,工業總產值突破了50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擺脫連續虧損的局面,實現利潤70億元。
——循環經濟激活后發優勢
“從最初的商品貿易展會,發展成為以綠色發展、投資合作為主導的經濟合作交流平臺。青海借助'青洽會’讓沉寂千百年的富集資源轉換成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有力支撐。”青海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朱建平說,青海引進的不僅僅是投資,更是發展理念的更新。
以2005年10月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被列入國家首批循環經濟試點產業園區和2008年1月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列入國家第二批循環經濟試點產業園區為契機,青海踏上了新一輪的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之路。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長、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管委會主任諾衛星介紹,根據已經編制完成的《試驗區循環經濟特色優勢產業發展規劃》《試驗區綠色產業園建設規劃》和《試驗區水資源綜合規劃》等一系列規劃,通過積極構建多產業縱向延伸、橫向融合的循環產業體系,柴達木盆地已經初步形成了鹽湖化工、油氣化工、煤化工、金屬冶金、特色生物、新材料和新能源7大特色循環發展產業體系。圍繞重點技術、節電技術和控制性技術的研究和攻關,推動綜合開發利用共伴生礦產資源和副產品、廢棄物,柴達木盆地的特色優勢產業正在向規模化、集約化、精細化方向發展。
在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以循環經濟中硫的平衡為核心,通過加快氟化產業園的建設,正在形成氯堿、有色金屬冶煉、甲醇與氟化工相結合的循環經濟產業集群;以鉻鹽清潔生產技術突破為切入點,加快鉻化循環經濟產業園建設,初步形成鉻鐵合金、鉻鹽系列產品、鉻系不銹鋼和新型建材為一體的副產品閉路循環的循環經濟產業集群;同時,基于豐富的鹽湖鋰資源而發展鋰電池正負極材料、高導熱塊狀石墨、人造金剛石等擁有高級高附加值的下游產品,逐步形成一條完整的碳產業鏈。
此外,基于400萬噸產能的電解鋁產能,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深入開展上下游產業融合,依托優勢資源和原材料產業基礎,用循環經濟拉長產業鏈提高電解鋁就地精深加工能力和規模。
2013年底出臺的《青海省建設國家循環經濟發展先行區行動方案》提出,堅持減量化、資源化、再利用的循環經濟理念,在工業領域,通過加快推進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園區建設,到2015年,青海循環經濟工業增加值將占全省工業增加值的80%以上,同時通過優勢資源綜合利用,青海將建成全國最大的鹽湖化工循環產業基地。目前,青海已經開工建設的項目中符合青海確立的十大特色優勢產業發展方向的占78%,產業補鏈項目占74%。
——打造工業經濟“升級版”仍需破解約束“瓶頸”
據了解,青海工業結構是依托資源而形成,規模越大,相應的轉方式、調結構的壓力也就會越大,因此,對青海工業而言,化解過剩產能、優化產業結構是今后一段時間永恒的主題。
首先,受資源稟賦和經濟基礎影響,當前青海省工業發展依然主要靠傳統的高投入、高消耗的資源性產業和高載能產業帶動經濟增長,導致青海產業結構仍然偏重,而且隨著可供吸引投資的資源日益減少,資源保障不足的問題已經凸顯。
其次,工業循環經濟體系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產業鏈條短、產業和企業的互補和融合度仍然不足等問題,產品結構單一、附加值低的狀況仍然存在。
另外,由于能源消耗過多地集中于基礎加工業,從而導致節能降耗的壓力也越來越大,青海工業經濟發展的環境約束性條件也在不斷增強。與此同時,受宏觀環境、資源配置、產業政策和企業投資主體等多重因素影響,企業的投資信心已顯不足。
針對這些客觀問題,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青海循環工業經濟的持續發展和“提質增效”仍需從體制機制上進一步創新,從政策上給予保障。
在資源配置上,一方面,借助全面深化改革的契機,按照市場化配置資源、保障要素的原則,根據市場變化和宏觀環境,適當取消或者下放項目核準權限,以保障兩大循環經濟試驗區補鏈環節的要求。另一方面,宜調整重點產業項目的資源配置方式,將資源下游產業項目進行捆綁配置、捆綁招商,進而推動循環經濟產業向鏈條化、精細化、終端化方向發展。
在財稅金融政策上,基于現有的循環經濟發展專項資金和相關優惠政策,應進一步綜合運用貸款貼息、風險補償、直接融資獎補等多元化手段,加大財稅、金融對循環經濟的支持力度。
此外,圍繞制約循環經濟發展的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政府層面應該設立重點產業科技攻關扶持和獎勵機制,提高循環經濟的科技支撐能力。同時,宜探索建立高層次專業人才引進和培養機制,加快解決專業人才短缺問題。
除此之外,在借助像“青洽會”這樣的平臺招商引資過程中,宜制定更加嚴格的準入條件,防止產能過剩產業和高耗能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