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制化學品已逐漸成為中國化工行業的一大重要趨勢。煤化工(CTC)為依賴進口原油的企業提供了具備競爭優勢的替代原料,利用中國本土(特別是中國西部和北部地區)儲量豐富的資源來生產化學品。煤化工技術不斷趨于成熟,使更多產品的規?;a成為可能。
盡管煤化工會對環境產生-不良影響——尤其是對水資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影響——中央及地方政府還是加大了對煤化工發展的支持。有了這些支持,未來五年,煤化工將成為煤耗量增長最快的領域。這一發展趨勢將為中國化工領域帶來四大挑戰:
第一,煤制化學品生產力的提高將影響供應曲線,對基礎煤化工產品及其衍生品的價格造成下行壓力。
第二,來自不同行業的公司——特別是煤礦開采和能源行業的公司——將進入煤化工領域,改變化工行業的傳統競爭態勢。
第三,國內外石油和天然氣化工企業將與新興的煤化工企業競爭,而由于煤化工企業具備豐富和廉價的原材料優勢,石油和天然氣化工企業將爭相進入煤化工領域。
第四,很多外資企業與新興煤化工企業組建的合資公司將不斷涌現,依托跨國公司的運營和技術專長進入煤化工領域。建立這樣的合作——并通過合資公司或執照提供技術將為跨國公司創造新的機遇。
煤化工領域的崛起
1.1 原料豐富,價格低廉
中國幾大新的煤炭生產基地資源豐富,尤其是中國北部內蒙古地區和西部新疆地區,已逐漸成為中國化工產業發展的主要關注點。中國礦業的現代化發展與整合將提高煤炭生產效率。國家關于減少碳足跡的政策將促進火力發電份額的減少(2011年,火力發電的比例為70%),從而釋放更多-用作其他用途的煤炭資源。此外,中國的煤炭,尤其是西部地區出產的煤炭多為煙煤。這種煤的發熱量低,不太適合用于冶鋼和發電,但可用于化工原料。與石油和天然氣相比,煤的價格極具競爭力,尤其是用于產地附近的生產和銷售時,可避免昂貴的運輸費用。
1.2 政府支持
提高西部地區工業化水平、增加財富創造一直都是中央政策關注的焦點。各地方政府也大力推動這些政策的實施,鼓勵化學品生產商在煤炭生產中心就近建廠。雖然中央政府對部分煤化工項目的支持一直都很猶豫,但為了降低化工原料對進口石油和天然氣的依賴(2011年,中國58%的石油需求和22%的天然氣需求依靠進口),中國政府或將制定更加積極的政策,支持煤化工的發展。另外,政府對西氣東輸基礎設施的大力投資也促進了煤化工的蓬勃發展。
1.3 主要煤化工產品的發展前景
煤炭在化工行業中的使用并不新奇。中國大部分甲醇和氨的生產都采用煤作為原料。然而,2011年,化工行業的用煤量(90億噸)僅占煤炭使用總量的5%,預計到2015年,這一比例將提高到7%以上(110億噸),復合年增長率為15%~20%。
煤制油
中國計劃發展并廣泛采用煤制油技術。神華集團正積極開發煤制油技術,試圖克服商品化所面臨的技術和環境障礙。中國的煤炭價格較低,只要石油價格保持在65美元/桶以上,煤制油就具有相當大的競爭力。預計2015年煤制油產能將達到1,360萬噸,相當于預計國內石油產量的 6.3%。
煤制氣
利用合成氣生產天然氣 – 現已成熟,引起了煤炭豐富的西部地區,特別是新疆地區的濃厚興趣,其中表現出最大興趣的公司包括能源巨頭廣匯和大型電力公司大唐。盡管現在還面臨環境影響和管道基礎設施不足等挑戰,但預計2015年煤制氣產量將達到226億m3,占預計國內天然氣產量的13%。
煤制乙二醇
乙二醇 (EG) 可利用合成氣在草酸二甲醇的催化作用下產生,用于生產PET和其他聚酯類產品。自2000年以來,中國對PET的使用保持18%的復合年增長率,而目前仍有70%的PET需求依靠進口滿足。因此,政府大力支持煤制合成氣項目,以促進國產乙二醇的生產。根據計劃的煤制乙二醇產能投資推斷,2015年乙二醇產量將能夠滿足16%的國內需求。
煤制甲醇
中國的煤制甲醇發展已經相當成熟,占國內甲醇產量的79%左右。 政府正計劃推動甲醇生產領域的整合,改善該領域由眾多小型制造商參與的分散狀態。業內人士表示,2015年甲醇產能將增加到6,800萬噸/年,接近2010年的兩倍。在中國,除化學用途外,甲醇也開始與汽油混合使用。
煤制烯烴
在煤炭資源豐富且價格低廉的西部地區,利用煤炭生產烯烴非常有吸引力。截至目前,中國的烯烴生產嚴重依賴進口原料,所以政府一直大力支持煤制烯烴的發展。預計2015年,每年煤制乙烯的產量將超過500萬噸,是2011年的8倍,占預計國內總產量的近1/5。
煤制氨
中國的煤制氨技術非常成熟且頗具規模。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氨生產國,占全球總產量的1/3?,F在,國家政策逐步向推進技術升級和產業整合傾斜,鼓勵主要煤炭生產商將下游產業整合到氨生產中。
影響具體煤制化學品發展的主要因素是技術成熟度和經濟便利性。比較成熟且具備一定規模的煤化工技術(如用于生產氨、甲醇和合成氣體的技術)利潤率一般較低,而且產能進一步增長也受限制。但是新興煤化工領域采用更新的技術,為快速發展提供了激動人心的可能性,特別是乙二醇和烯烴生產的快速發展。
限制煤化工技術發展的潛在因素
中央政府一直非常關心煤化工領域過熱的問題:在項目審批上非常謹慎,還特別設置了產能要求,限制小型生產商的準入。然而,因中國亟需發展進口石油的替代性原料,所以政府在這方面的態度有所放松。相比之下,主要煤炭產區的地方政府對推動煤化工產業發展的積極性要高得多。
目前,中國采取了有力措施限制溫室氣體的排放。雖然世界各地紛紛投入大額資金發展碳捕捉和存儲(CCS)技術,但目前仍未找到成熟且有效的技術。繁重的碳排放稅計劃——和/或碳交易的高成本——可能對中國的煤炭使用造成一定影響,尤其是對二氧化碳排放率較高的煤制化學品生產地區。據傳聞,中國將采取階梯式碳排放稅,起征點為每公噸二氧化碳10元(合1.55美元)。在這一稅率水平影響下,煤化工的影響能夠得到一定的限制。此外,有關碳排放稅計劃的細節尚不清楚。專家認為,中國政府或將繼續觀望,等到其他國家碳排放稅制度影響顯現后再做決定。
同時,煤化工產業還面臨其他的挑戰,比如實現排污最小化、排污處理、減少水資源使用等問題。但現在大規模的研發工作已經啟動,力爭解決這些問題。此外,交通基礎設施瓶頸,特別是西氣東輸管道輸送能力問題也在逐步解決。
頁巖氣是一大潛在的新化工原料,潛力可與煤炭相媲美。但是,中國在頁巖氣資源開發方面很難趕上美國的速度,因為中國頁巖氣儲備開發難度更大,距離主要消費中心更遠,提取工藝和配套基礎設施都不完備。在中短期內,中國頁巖氣的發展不太可能產生與煤化工生產相比擬的影響。
中國煤化工領域的發展
盡管在中國西北部等偏遠地區建立生產設施面臨巨大的挑戰,但這些地區豐富、低廉的原料為進入煤化工領域的企業提供了誘人的成本優勢,特別是在石油(布倫特原油)價格高于100美元/桶的時候。煤化工領域規模仍然很小,但發展卻非常迅速,其中乙二醇和烯烴是最具經濟吸引力的增長點。這些發展將改變中國化工行業的競爭局勢。
盡管目前政府的支持力度不一致,但煤制化學品的發展符合中國利用國內資源降低對進口石油天然氣的高度依賴性目標。此外,煤化工的發展推動了內陸欠發達地區的工業化進程,有助于進一步實現政府有關擴大財富、均衡發展的社會經濟目標,能夠逐漸將經濟發展重點從東部向西部轉移。
此外,雖然國家政策并不完全支持,但煤炭主要產地的地方政府,尤其是新疆,已經取消了限制措施,積極鼓勵煤炭企業將下游產業向化工領域整合。大型煤炭企業,特別是龍頭企業神華集團,盡管在下游化工市場缺乏經驗-,仍開始探索煤化工發展路線。很多電廠也都快速進入了煤化工領域,它們在煤炭處理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常常將上游產業與礦業和物流整合。
煤化工發展的影響
煤化工的發展將改變中國化工行業的競爭局勢。以下是四個主要發展趨勢:
2.1 煤化工將影響供應曲線,對基礎煤化工產品及其衍生品的價格產生下行壓力
煤制化學品能夠產生不同的經濟效益,它們不受石油價格的影響,而與煤炭價格息息相關,具有完全不同的運營成本結構。這就對那些煤化工產品及其衍生品的價格產生一定壓力,為競爭對手帶來挑戰——也為這些產品的消費者帶來機遇。甲醇就很好地證明了這種影響:煤制甲醇比國內其他路徑成本更低,且目前產能大大超過了市場需求 。
2.2 市場新進入者將創造新型的化工企業,加劇基礎化學品的競爭
新興的煤化工企業將對目前市場上的國內外石油和天然氣化工企業造成威脅。他們擁有資源優勢、政府支持和吸引人的主要路徑成本結構。
2.3 傳統化工企業將發展煤炭和煤化工的多元化經營,學習新技術,建立新的伙伴關系
國有石油公司(NOC) – 特別是中石化和中石油 – 也將積極進入煤化工領域,收購采礦資產,投資研發項目等。2010年末,中石化開始在安徽省建立自己的煤化工工廠,現正在投資兩個新的西氣東輸管道用于煤制合成氣的輸送。
2.4 國外化工企業將與新興煤化工企業組建合資公司,充分利用技術和運營優勢
煤炭作為化工原料使用的不斷增加,或將給國外化工企業創造新的契機。目前大多數煤化工企業的技術專家有限,且不具備相應的技術。很多企業正向采礦業或電力公司等方向謀求多元化發展,但他們沒有化工領域的經驗。所以,合資企業必須集合所需資源、技術和產能。煤化工合資企業復雜性很高,涉及煤炭供應、合成氣供應、化學轉化、電力和公用設施供應等。構建此類交易并通過合資公司或許可獲得技術,為跨國公司創造新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