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伊在线第一页-六月丁香网站五月天网站久-日韩黄色成人国精品产 久-妖精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煤化工熱冷卻拷問能源改革去向

來源: 《中國科學報》
編輯: 方園
發布時間: 2015-09-23
訪問量: 3894

    中國石油在四川盆地新增頁巖氣探明地質儲量1635.31億立方米、技術可采儲量408.83億立方米。相比中國頁巖氣總儲量30萬億立方米來說,此次探明仍處于比較小的份額,我國的頁巖氣勘探開發仍有很多難題要攻克。
    9月,國家能源局總經濟師李冶在2015國際煤化工論壇上表示,目前已拿到國家“路條”的12個煤制燃料項目由于環境約束,很難在“十三五”期間全部實施。
    煤化工向來被看作是煤炭產業優化內部能源結構的一條有效路徑。但現在,這條被寄予厚望的道路前方,似乎也充滿了變數。
    一個共識是,短期內我國一次能源煤為主體的現狀尚無法改變。但在能源革命的大勢面前,煤炭這塊黑色黃金應如何重綻光芒,答案卻是眾說紛紜。
    煤炭資源如何科學開發?煤炭如何清潔利用?煤炭體制改革從何入手?近日,《中國科學報》記者就上述系列問題采訪業界專家,探尋煤炭發展的未來之路。
    煤炭資源:科學開采勢在必行
    “目前中國煤炭開發能達到安全、綠色、高效三方面基本要求的全部產能僅有11億噸左右,約占全國煤炭產量的1/3。”中國工程院院士謝和平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在現有煤炭開采技術條件下,我國煤炭產量已經大大超出了煤炭行業在資源、環境、安全等方面所承載的生產能力。
    以煤炭大省山西為例,山西省國土部門資料顯示,至2020年,煤炭開采導致當地生態環境經濟損失至少達850億元。
    謝和平曾在許多場合反復強調煤炭科學開采的必要性,他認為,煤炭行業必須要由單純追求產量的粗放式開采轉變為安全、高效、綠色的科學開采。
    什么是科學開采?
    在9月8日召開的2015中國能源產業協作會議上,原機械工業部副部長陸燕蓀給出了一個最通俗的答案。82歲的他,在會后拄著拐杖拉住了中國煤炭協會會長王顯政說:“煤炭要想可持續,一定要把儲區煤的特性摸清!”頗為語重心長。
    “摸清儲區煤的特性,才能知道開采利用的價值。這是礦井設計、改擴建、開拓延深和安排煤炭生產接續的主要依據。”陸燕蓀隨后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包括鍋爐如何改進設計才能更加高效,都要基于實際煤炭資源的特性。
    中國工程院院士袁亮向記者介紹,煤炭行業應該開展“三位一體”基礎研究,通過分析現場海量數據的規律建立物理模型,進而建成數字化實驗室,從而推動煤炭科學開采。
    “應該爭取用5~10年時間,靠政策、法規和科技實現煤炭開采與生態環境和諧發展。”袁亮表示。
    一些大型現代煤礦已經在科學開采領域開始了自己的探索。
    近年來,冀中能源集團的生態保水性開采理論與技術就廣受關注。該集團針對煤礦開采導致水資源環境破壞問題,創造性地提出了基于微震技術的高水(膏體)充填和預注漿耦合加固的采煤方法,建立了基于物聯網的微震監測監控系統,從根本上防治煤礦特大突水事故,最大限度地減少了采煤對水資源的破壞。
    清潔利用:環保難題亟待解決
    煤化工產業是實現煤炭由單一燃料向原料和燃料并重轉變的有效途徑,近年來在我國幾乎呈爆發式增長。
    清華大學研究團隊去年底發布的《中國與新氣候經濟》報告寫道:“為了消化過剩的煤炭產能,全國各地又積極爭取上馬煤制油、煤制天然氣、煤制烯烴等煤化工項目。據不完全統計,各省區上報的煤化工項目產能規模已達2億噸,如果這些項目均建成投產,需增加煤炭消費6億噸至8億噸。”
    合理控制規模,這是本月國家能源局在煤化工“十三五”規劃初步設想中提出的首要原則。據報道,未來五年國家或將重新收緊現代煤化工政策,不再新增煤制氣項目,煤制油僅可作為戰略儲備,而煤制烯烴也被要求適度發展。
    可以明確的是,在國家政策層面,曾經火爆的煤化工項目正在“由熱轉冷”。
    就在本月,騰格里沙漠污染事件的三家涉事化工企業,均涉嫌環境犯罪被環保組織告上法庭。此次污染事件為煤化工行業帶來一場巨震,事實上,地區的環境承載量和污染防治達標已成為橫亙在煤化工面前一個幾難逾越的坎。
    “現代煤化工只有解決了環保難題,才能真正成為煤炭清潔利用的主力軍。”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宋智晨認為,雖然煤化工是推進煤炭清潔高效開發利用的一條重要途徑,但由于在我國剛剛起步,依然屬于高污染、高排放和高能耗產業。
    數據顯示,目前,煤化工項目產生大量氣化廢渣和鍋爐灰渣,多數企業都將這些廢渣填埋處理而沒有進行綜合利用,每噸廢渣的填埋成本為20~30元。
    一些煤化工企業在燃煤固廢的高附加值回收上做起了文章。例如內蒙古等地就建設了多個利用粉煤灰提取氧化鋁,同時用廢渣生產高標號水泥的項目。
    對此,北京大學工學院能源與資源工程系特聘研究員張作泰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并不是所有的粉煤灰、煤泥都可以提取鋁和硅,只有粉煤灰中氧化鋁的含量達到30%以上、硅含量在60%才有提取的經濟價值,而且高鋁粉煤灰只分布在晉北、蒙西一帶。
    “按照目前的工藝,每提煉1噸氧化鋁,需要消耗3~3.5噸高鋁粉煤灰、8噸石灰石,最后產生10噸‘赤泥’廢渣。如果建設一個年產40萬噸的氧化鋁廠,就需配套一個400萬噸的水泥廠。”中鋁鄭州研究院院長李旺興表示,粉煤灰提取氧化鋁項目,需要配套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水泥項目,才能消耗這些廢渣。
    體制改革:盼市場之手
    今年夏初,神華降薪給本就在產業寒冬中苦苦掙扎的煤企又潑了一盆冷水。
    此后不久,煤炭企業上市公司半年報顯示,在已經發布半年報的企業中,僅有露天煤業實現盈利增長,其余企業凈利潤同比跌幅均超40%。
    煤炭行業的局面仍然十分嚴峻。
    “除了降薪、限產、關停,以及企業自身走技術創新綠色自救的道路外,煤炭行業的體制機制改革也需要持續深入。”太原煤炭交易中心黨組書記曲劍午告訴記者。
    伴隨著過去十年的煤炭行業黃金期,煤炭企業也成了“唐僧肉”。據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煤炭經濟研究院2013年3月份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披露,我國涉煤稅費合計不少于109項,其中涉煤稅種21個,各種收費不少于88種。除稅收以外,政府的收費占到了煤炭企業凈利潤的43%。而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的估算則顯示,煤炭企業各種稅費的負擔占銷售收入的21.03%,各種行政性收費的負擔占到14.01%,合計35.04%。
    而自2014年12月1日煤炭資源稅費改革后,大部分收費合并到資源稅。對此,汾渭能源分析師王旭峰稱:“資源稅對煤炭市場起到規范的作用,原來市場上存在很多不規范的收費情況,稅改后市場的中間收費更加清晰明了。但中間環節不合理的費用沒有得到很好的清理,就會造成煤炭企業負擔加重的影響。”
    9月14日,山西省政府發布了《山西省煤炭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方案》,醞釀已久的山西煤炭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拉開大幕。
    公開報道顯示,此次改革將煤礦建設項目行政審批事項,從之前的63項精簡合并為38項,開辦煤礦企業原先需要申領的“六證”簡化為“三證”。
    “山西在煤炭領域改革的取向很明確,就是要推進資源配置、消費、運銷、審批這些關鍵環節的改革,尤其是要充分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曾在山西朔州工作過的張作泰認為,山西正在進行的煤炭管理體制改革或許可為我國其他產煤大省乃至資源型省份提供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