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煤炭不為外界看好之時,中國領導層對煤炭的態度正在轉變。最近,習近平總書記在一次內部講話中表示,中國的基礎能源還是煤炭,并要用好煤炭。而重點要做好煤炭的規劃、煤炭的發展、煤炭的清潔利用。
在一個月前召開的國家能源委員會上,李克強總理也有類似表述。他肯定了煤炭的貢獻,并表示煤炭行業需要集中高效利用,以代替粗放使用,“加快高效清潔燃煤機組的核準進度,對達不到節能標準的現役機組堅決實施升級改造”。
煤炭具有廉價、易開采、便于運輸又容易燃燒的特點,而且儲量巨大,并一直支持著中國的工業的發展。2013年統計數據顯示,在中國的能源結構中,煤炭占比為65%、石油19%、天然氣5%、非化石能源11%。
為何具備如此之多的優點,為工業發展做出如此大的支撐,煤炭在中國卻被冷落?其中最致命的一點是它對環境的影響--除了以往巨大的碳排放外,近年來也受到了它對大氣污染及霧霾的責難。
事實上,這種論斷并不準確。煤炭燃燒固然是霧霾的主因之一,但燃煤火電造成的排放在霧霾中所占的比重卻很小。只需要在燃煤火電的脫硫、脫硝、除塵等安裝環保裝置,燃煤火電在污染物控制上就可以做到近零排放。
上海市環保局局長張全對能見度表示,關于霧霾研究的初步結果顯示,上海PM2.5的構成中,機動車占25.6%,工業25.1%,工地揚塵11%,電廠僅占7.3%。“電廠是上海燃煤的第一大戶,但電廠因為脫硫脫硝除塵做得好,所以排放并不高。”
以申能集團旗下的外高橋三廠(下稱“外三”)為例,據外三總經理馮偉忠介紹,外三2013年在年平均負荷率僅為78.15%的情況下,兩臺機組供電煤耗完成276.82克/千瓦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煙塵排放濃度分別為35.03mg/m3、27.25mg/m3及11.1mg/m3。這個數據表現遠優于原設計及同期同類項目。該廠也已成為能源界的熱門詞匯和清潔煤電的代名詞。它在節能環保方面所取得的成績,也被李克強總理在上述能源委員會特別提及。
此外,中國目前的燃煤發電只占到中國煤炭年消耗量的一半,還與集中高效利用差距甚遠。而這也是中國與西方發達國家在煤炭使用上的主要差別。其中的原因之一是中國家庭的炊事方式,尚處于燒煤氣(CO)及燒煤為主,這個污染物排放的主因,張全認為。
因此,對于中國的煤炭產業而言,污染的解決方案是:提高煤炭的集中高效利用,替代粗放、分散使用,加強環保措施。
但借著治理霧霾的由頭,作為中國用電負荷中心的東部沿海地區燃煤火電卻仍舊處于限批狀態,與此同時,在中國的西部地區,燃煤火電卻在大量上馬。這些西部的電廠,通過電網將電力送往東部沿海。
國家電網公司今年年初曾建議,為改善中東部環境需要加快調整能源電力結構布局,應該嚴格控制中東部燃煤電廠建設。
國家電網公司能源戰略與規劃研究所所長白建華解釋稱,“目前,中東部在建和正在開展前期工作的煤電項目已達1.2億千瓦。這些燃煤電廠建成后,中東部每年電煤消耗還要增加20%以上。如不切實控制中東部燃煤電廠發展,空氣質量勢必進一步惡化。”
白建華還建議,除核準在建煤電項目外,不應再發放煤電項目“路條”;已獲“路條”的煤電項目原則上不再核準建設。即使必需的熱電聯產項目,也要以大型高效清潔機組為主,堅決杜絕審批低效小型、分散項目。
有行業內人士稱,這其實是為了上特高壓造勢,治理霧霾的關鍵不是不在東部建大型燃煤火電,而是要加強環保措施,對散燒煤、車用燃油、建筑、工業等污染大戶擰緊環保閥門。
國網的矛盾在于,假設東部的燃煤電廠在東部會造成霧霾,破壞東部的生態環境,那么,在西部建燃煤電廠不過是將東部的污染搬到了西部。最終還是向空中排放污染物。
撇開用交流特高壓遠距離送電本身存在工程造價高、線損折合煤耗遠高于鐵路送煤等缺點,光西部脆弱的生態環境,貧乏的水資源,并不足以為大量建造燃煤電廠提供有利的發電條件。
事實上,在歐美國家,就近供電是常態,因為用電市場越靠近發電廠越有經濟效益,而由于目前中國電力尚未形成有效的電力市場,國網的財務又缺乏獨立核算,經濟效益難以體現,結果與初衷南轅北轍:是誰能把電送得越遠,就顯得誰水平更高。